这几张照片是前几天比亚迪在西安交大开校招宣讲会时的盛况:
图片来自于蚂蚁大喇叭
这么说吧,大家都是提早去的,但凡晚了一点点时间,只能在场外听个响了。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比亚迪在9月25日宣布启动校招后,简历的投递编号是X23240001,很容易看出来前四位表示的是23、24年之间的校招,而后的0001表示第一份简历。
短短一天之后,这个简历投递编号已经累积更新为了X23365070,计算个差值,新增了12万份简历。
我算了下,这意味着每一秒,迪子都能收到1.44份简历,很多人反馈,官网和公众号投递简历的通道,都出现了一些卡顿的情况。
从几年前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门庭若市,为什么现在的迪子成了香饽饽。想来想去,只怕是因为迪子是当下唯一一个每年逆势扩招、提供巨大规模校招名额的大企业了,大概率没有之一。
之前写过去年的校招情况,去年比亚迪提供了数万个校招岗位,在数量上,一家公司抵得上所有互联网大厂的招聘总额。
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在学生群体中又多了一个称号:爹迪,这可不是我乱说,有图为证:
作为一家跨制造、互联网的综合型企业,比亚迪的校招风格和互联网公司还是略有不同的,主打的一个就是简单高效。
参加互联网公司校招,通常会有三四面,来回折腾一个多月。比亚迪一年招好几万人,如果按这个效率,会承担巨大的招聘成本,公司层面耗不起。
所以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比亚迪有时会在宣讲会现场签约,根据学历、学校直接给出薪资待遇,不给学生太多考虑的时间,甚至学生如果现场不签的话,后续就直接结束了。
这个风格和曾经的华为有点像,之前华为在校招上也是面的不深,但进来后会有一个适应期,相当于二次培训,看个人的接受程度了。
再来看比亚迪的薪资水平,我这里有一份去年比亚迪校招薪资总结,非常全面:
迪子开薪资真的很简单粗暴,档次直接和学校、学历挂钩。
今年正在陆续开奖中,我看了下 offershow 上的数据,发现绩效系数相较于去年有所提高,从33%变成36~48%之间。
底薪也上涨了一些,硕士普遍的月薪1.3万左右,对应的是白菜价档位。另外一些零散的信息,例如一位C9硕士的月薪是1.8万(工程院整车研发岗),一位博士的月薪是3.3万,还有一位985博士的月薪是2.7万(基础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不少同学这些年被互联网的高薪唬住了,甚至认为月薪低于两万就是歧视自己,也不看看这几年秋招都惨淡成什么样子了。
大环境不太好的时候,上策就是先苟住,不折腾,慢慢的沉淀自身的技术、业务能力,等待春江水暖的时候,争取成为第一波上岸的潜力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