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写文章了,我花了一周时间,系统性地梳理并复盘了我这一年自媒体和AI产品出海之路,总计1.6万字,主要内容是分享我这一年对AI和出海这两方面领域的观察和经验心得,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会以时间顺序讲讲这一年我做过的AI产品以及在自媒体方面深思圈的发展之路,第二部分会讲一讲我对AI产品出海未来的判断,以及我本人准备开始的一个新计划,第三部分则是我自己在海外各个渠道,比如Product Hunt、Reddit、Twitter(X)、LinkedIn、Hacker News、TikTok、YouTube和SEO的营销增长实战经验分享。
之前创建的深思圈信息分享群已经运行1年多了,里面会实时分享最新有用和有趣的信息,特别是AIGC和出海运营增长这块,群里的信息密度和新鲜度非常高,交流氛围也很好,大家一块在群内讨论和学习。目前8个群都已经500人满员了,9群还有一些位置,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后台回复关键词【信息】,扫码入群。
01.
我的AI产品出海与自媒体创业
关注深思圈的老朋友们应该知道,深思圈算是国内最早开始关注这一轮生成式AI的自媒体。我在去年9月份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后,开始找寻新的创业方向,当时已经有Stable Diffusion带起的文生图热潮,但大语言模型这块还没开始流行起来。正巧在9月20日,红杉发了一篇标志性的文章——《红杉观点|生成式AI:一个创造性的新世界》,我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一下子就认定了这个新方向,并在第一时间翻译了这篇文章,被广泛传播。
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GPT-3模型)和我自己过往的背景(做过SaaS、生产力工具和教育产品,海外背景,有出海经验),我在去年10月份开始做第一款AIGC出海产品——AI写作的Chrome插件。当时都还没有ChatGPT这一类Chatbot的产品形态,大语言模型的产品典型代表还是Copy.ai和Jasper这一类文本生成工具。在当时我们觉得Jasper这一类文本生成工具只能是根据一个Prompt直接生成整个文章,对细节的把控还没办法做到很好,同时用户只能在他们网站中进行生成,无法随时随地用到这样一个能力。我们觉得用插件的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嵌入到用户工作流中,并在生成的过程中使用特定场景的Context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生成能力。这个idea在现在看来已经很常见了,大量的AI插件基本都是这个思路,也已经跑出了挺多不错的产品。
另外在开始这个项目的Day 1,我们就确定只做出海。当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技术本身GPT-3对中文的支持不如英文效果更好。
我在之前两年都是在SaaS行业,也深刻了解海内外SaaS生态的巨大差异,在经历过2021年SaaS投资热潮后,2022年开始国内SaaS无论是在融资还是营收两方面都开始冷下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去年底投资大环境已经不好了,所以要做好Bootstrapping的准备,海外在生产力工具和SaaS付费习惯上优于国内,有大量不靠融资,自力更生成长起来的成功案例。
我自己本身对海外市场很熟悉,也有过往的出海经验。
在11月份ChatGPT横空出世后,大量的AI应用开始井喷,我从10月份开始做深思圈的视频号,主要内容就是各类最新的AIGC产品Demo和相关的最新行业资讯,每天基本上维持在3~5条更新,并一直保持到现在。很多朋友都问过我这么高频的更新是怎么做到的,是有什么自动化的工具吗?其实所有的信息都是我自己看过手动筛选的,因为我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人,也特别享受体验新产品,因此平时休闲的方式就是看各类信息,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兴趣爱好,而不是一项工作。
ChatGPT带来的这一波热潮,也给AI相关的自媒体带来了一波极大的红利。特别是在过年春节期间,以及GPT-4发布后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有大量的推荐流量。在开头也说过,深思圈是最早一批开始做生成式AI相关内容的自媒体,也依靠这一波红利实现了快速增长,当然赶上了好时候是一个外部因素,如何把握好这一时机,则需要具体的运营方法,这里我分享总结的两点经验就是:“唯快不破”和“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
深思圈无论是文字形式的公众号内容,还是视频形式的视频号内容,都追求最新最快,比如最开始提到的红杉的文章,以及后续一系列的AI产品Demo视频,深思圈都做到了国内首发。能做到这主要原因就是刚才提到的第二点: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由于时差的关系,很多海外信息的发布时间往往是国内凌晨,另外就是节假日反而是视频号流量最大的时候,但这些时间点肯定都不是正常工作时间了。正因为这就是我的兴趣爱好,再加上所有视频剪辑以及文字写作排版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所以我可以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制作并发出。如果我把这个当作工作,那我其实是不会有足够强的驱动力在非工作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做你喜欢的事情,才能有足够强的驱动力,并且支撑你付出更多。
还有一点深思圈视频号的核心思路就是多发内容,关注深思圈的老朋友应该都知道,从去年开始做视频号,我每天基本都会发3~5条视频,甚至更多,节假日也从来没有休息过,而且这些视频内容都是我手动一个个看过筛选的。为什么要特意强调这个手动,因为我觉得做内容很需要一种感觉,看得、写得和发得多了之后,你就会有一种感觉。我比较相信一句话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YC的创始人Paul Graham曾写过一篇文章《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其实讲得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看似一些”笨方法”,最终结果反而会比走捷径更好。下图是二月份AI内容流量高峰期的一些单日增长数据:
说回到AI产品这边,在ChatGPT以及GPT-3.5模型开放之后,大量基于大模型的产品开始井喷,特别是类似于我们AI写作插件的应用开始大量出现,由于我做视频号内容的关系,接触并体验了大量的AI产品,在当时也写了一篇文章:《最新有趣的AIGC产品分析》来分析这些AI产品。现在回头看,那些产品基本上属于GPT的套壳应用,也就是“GPT Wrapper”,当时也已经有人开始了对这一类产品的质疑与讨论。如果一个产品核心是基于外部API的,不同产品之间只是存在UI上的差异,那么这个产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壁垒会在哪里?这也是我们当时思考的问题,在2月份春节后,我们的开始尝试做第二款AI产品——通过自然语言对话,进行数据分析,给出洞察的AI助理。我们对“GPT Wrapper”的解法是进一步嵌入用户工作流,拿到比别人更多的数据,把数据和前期工作作为产品的长期飞轮与壁垒。当时有个不错的对标产品就是Seek AI,刚刚融完750万美金的种子轮,我写过一篇相关的分析文章:《面向数据领域,这家AIGC公司种子轮融了750万美金》。
虽然这款产品同样也是面向海外市场,不过我们在做完MVP和早期用户验证后,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数据分析型的产品在海外基本上属于SLG(销售驱动增长),而我擅长的是在PLG(产品驱动增长)。团队本身不在海外,做面向中大型客户的销售驱动产品非常难,而且过往的增长经验很难在此复用,因此我们虽然解决了壁垒问题,但在Founder-Market Fit上遇到了新的挑战。
在经历过这两款应用类产品后,我们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从大模型本身的特性来做一个AI-Native的产品。在这里补充一点背景信息,我在的上一家公司是做无代码开发平台的,我自己本身也对无代码很感兴趣,之前也写过关于海外无代码巨头Webflow的分析文章:《万字解析无代码领头羊Webflow的增长之路》。大模型的出现,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新一代的无代码,以下是我当时的朋友圈分享:
早在22年12月份,海外就有Brancher AI和Cookup AI这两款产品出现,这两款产品都是基于大模型底座,把Prompt封装成个性化的小应用,比如生成推文、博客、起标题、扮演名人对话、代码互转和翻译等等。用户只需要输入自然语言Prompt,无需代码,即可做出原来需要用代码才能实现的功能。
后来在23年3月份,ChatPDF的爆火,让人们意识到大模型结合外部数据之后的强大能力。另外就是LangChain这个大模型开发框架的兴起,大量的ChatXXX应用本质上就是针对不同场景的Prompt封装,或者再加一层向量数据库,先索引背景信息,再把信息拼成新的Prompt传给大模型,再返回对应的结果。在当时我写了国内首批用LangChain搭建私域数据的ChatGPT的教程:《零基础|搭建基于私域数据的ChatGPT》,这篇文章在发出后,有非常多的人加我咨询相关的问题,也让我意识到了这里面潜藏的巨大需求。
此外当时还兴起了一个新的概念——中间层,LangChain就属于在大模型和具体AI应用之间的中间层产品,帮助开发者更好的基于大模型和外部数据来搭建起特定的AI应用。当时在朋友圈也分享过我对AI Paradigm三个阶段的看法,从对Prompt的直接封装调用,再到加入外部数据源,实现基于特定数据的ChatGPT for XXX应用,再到引入外部工具(通过API或者Plugin)来实现直接完成特定的任务,也就是AI Agent。后面我还写过一篇更完整的分析文章:《AGI要来了?AI Paradigm的新阶段和新趋势》,来讲中间层和Agent这个事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的判断基本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我们在3月份开始的第三个AI项目,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无代码版的LangChain。就像Vue和React是给开发者用的前端开发框架,Webflow则是让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拖拉拽的方式实现无代码开发应用。而在AI应用方面,有给开发者用的新框架LangChian,一定也有新的无代码平台搭建AI应用的方式和机会存在,而这样的平台天然就是AI-Native的产品。
我们在当时应该是首批开始做这件事,同时打中间层这一市场定位的团队。这个产品本身也非常符合Founder-Market Fit这一要求,我自己有无代码产品的经验,同时也对海外无代码产品增长和建立壁垒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无代码产品长期的壁垒在于两点:一是足够多的模版,降低用户的上手门槛;二是形成了服务商和需求端的双边Marketplace。像Webflow、Bubble、Airtable和Zapier(打通不同平台的API)都具有这些特征,而且这一类平台发展周期都相对较长,在早期都需要找到一些特定场景,通过一个个use case来扩充自己的用户人群。
我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后,我们一方面通过一个个新奇的带有viral性质的use case来吸引用户眼球,然后将这些use case沉淀为平台里的模版,降低用户上手门槛。比如用户只需要上传文档或者输入他们的网站链接,就可以制作出不同的ChatGPT for XXX应用,并集成到他们的网站、Discord或者应用上。而这些集成的应用都会露出我们的品牌Logo,并支持一键复制模版再创作,再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曝光和用户。整个产品的增长策略就是典型的PLG(产品驱动增长)方式,同时由于生成式AI在当时社交媒体上的流量红利,使得我们可以用非常低成本的Content Marketing(内容营销)来实现有机增长。
通过这三个AI产品,我基本完整经历了AI产品出海冷启动的全过程,包括如何在Product Hunt上Launch产品,并拿到一个好的名次,然后利用好Product Hunt的排名,来实现后续的二次传播和SEO优化。同时如何借助海外这一波AI导航站,来实现免费的早期基础流量,以及借助Twitter和LinkedIn上的AI流量红利来实现口碑传播,这是以往产品出海所没有的新方式。此外在有了目标人群(ICP理想用户画像)后,如何利用好海外丰富的MarTech营销SaaS来实现精准人群的定向营销,以及利用AI SEO工具实现一个人做整个站点的SEO优化等等,这些经验心得我会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详细讲解。
回到自媒体这边,从四月初开始,国内的AIGC流量红利开始减弱,同时竞争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一些原来做Web3或者做产品的公众号开始转型做AI相关的内容。不过比较幸运的是,深思圈(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关注数在5月末正好一周年之际达到了10万的目标,此外我也开始在另外两个平台:小红书和即刻上开始同步更新内容。深思圈在我个人手上达到10万粉丝的目标之后,我跟另外两位朋友一块启动了一个专注海外AI产品的新账号:SenseAI,采用团队共同运营的方式,更加聚焦的同时也能够产出更多好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举办更多的活动。
02.
AI浪潮产品总结和未来判断
第二部分谈谈我目前对这一波AI浪潮产品的总结和判断,以及我下一步准备开启的一个新计划。首先接第一部分结尾讲到的AI中间层项目,我们从3月份一直做到8月份,在这期间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中间层都算是一个不错的定位。首先是在海外LangChain官宣了BenchMark的1000万美金种子轮,另外像Fixie、Dust.tt也分别拿到了1700万美金和500万美金的种子轮。此外也有像跟我们一样主打无代码搭建AI应用的AirOps也拿到了700万美金的种子轮。国内的投资出手会更谨慎一些,但相比较短期内看不到壁垒在哪里的应用层来说,中间层相对还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但随着跟用户的深入沟通,加上我自己本身做自媒体接触的大量应用,会发现中间层的产品在当下也有着不少挑战,主要有以下两点:
定位比较尴尬,由于大模型本身还处于发展早期,大模型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是应用层和中间层都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比如ChatGPT在3月底推出的Plugin就在某种意义上把之前很火热的ChatGPT for XXX这一类产品给覆盖了,这也间接导致很多C端或者小B原来通过类似LangChain等中间层产品搭建基于个性化数据源的需求消失了。后来OpenAI又在6月份推出了Function Calling,可以让开发者直接在API接口中调用插件功能,这个更是直接干了原来中间层的事情。包括最近刚刚上线的GPT-4V多模态模型,使得原来通过中间层接入OCR图像识别文字能力以及外部语音能力的价值也消失。
AI产品并未如预期那样百花齐放,从我体验过的绝大多数应用来看,在技术实现上都是相似的,而且都十分简单。如果把AI应用开发者看作是挖金矿的人,做中间层的定位往往就是卖水的人。如果挖金矿的人不够多,或者说挖金矿的难度并不大,那么卖水收获的价值自然也就有限了。
此外对于无代码或者面向非开发者的中间层产品来说,还面临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就是当下AI应用形态还在早期,无代码适合已经有成熟应用形态,并进一步抽象应用来降低门槛,适用于更广人群的阶段。当产品形态还没有定型,就做无代码平台,在实际跟用户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用户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为非开发者跟开发者相比在产品思维和实现上并没有足够多的经验,这就导致他们只能停留在模版阶段,而无法进一步根据自己需求把AI应用融入到工作流,进入到生产力阶段。反过来对于平台本身也一样,没有足够多实际落地的use case,导致整个无代码开发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就找不到方向。
以上这些经验和认知是我在实际做了中间层产品之后,跟用户交流和复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这里提到的中间层面临的挑战,其实也是当下大模型应用层产品面临的挑战。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由于我自己本身做自媒体社群,同时也在创业,所以跟海内外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进行了非常多深度的交流,会发现大家都慢慢从一开始的狂热兴奋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这一轮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
首先毫无疑问大模型的出现,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大机会,这一点是我始终坚信的。但在当前阶段,大模型在实际解决特定问题和场景时,依旧有很大的问题和局限性,比如常见的幻觉问题,记忆长度问题等。我自己体验了上百款AI产品,很多Demo做得很酷炫,一开始觉得革命性的产品,但实际上手之后会发现离真正生产落地差距挺大的,很多视频、图片、设计图、应用生成类的AI产品都存在这个问题。而很多文字生成类的产品虽然在一些生产场景已经有不错的效果了,但同质化严重,要想成长为具有差异化壁垒的巨头还很远差距。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大模型底层能力还在早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真正诞生出基于大模型全新工作流的AI-Native产品。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创业公司来说,一方面在融资环境上受整个大环境大周期的影响,并不是很乐观;另外一方面在产品层面上,同时受到大模型本身以及原有的很多巨头公司挤压,导致产品的功能可能一个不小心就被覆盖了。
但与此同时,得益于海外原本就很成熟且健康的工具生态,有大量的Indie hackers独立开发者通过开发一个个细分市场的AI+SaaS工具实现Bootstrapping盈利。我们做的三个AI产品,从Day 1开始就是收费盈利的。最近我也在即刻分享过很多海外独立开发者的真实案例,比如被称为独立开发者之王的Levelsio在今年五月份就凭借PhotoAI和InteriorAI这两款应用实现了100万美金的ARR;还有最早做ChatGPT for XXX搭建平台的Chatbase也在本月实现了100万美金的ARR,而其开发者Yasser在此之前还只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发愁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此外类似ChatPDF的产品PDF.ai的开发者Damon Chen也在上月底宣布,自己从三年前不会编程,为了孩子离职创业,自学编程到如今已经靠几款SaaS+AI产品实现了100万美金的收入。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关注我即刻查看。
以上的这些是我在8月份重新复盘当时将近一年的AI产品出海创业之后的一些思考,总结下来我想表达以下两点:
坚信大模型带来的是一次史无前例额的范式转移,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基于大模型的创业,在当下还有很多挑战,对于我自己来说,开始思考转变预期,从原来的把握这次机会,融资做一个足够大的事情;转变为做更多可盈利的产品,不断保持学习的心态和做事的感觉,始终在牌桌上寻找机会。
当然以上这两点,特别是第二点是我基于自身背景和情况总结的,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对于强技术背景,想要做大模型底层技术的朋友来说, 越早进入越有优势,或者对于有特定垂直行业经验的朋友来说,现在也是开始做垂直AI应用的好时机。我在八月份得出上述总结后,在行动上开始了两个新的转变:
开始找垂直细分领域的AI应用机会,在文章开头有提过我之前有做海外教育行业的经验,因此在8月份开始了一个新的教育类AI产品,从Day 1就开始收费盈利。
开始在海外也打造类似我在国内公众号、小红书和即刻等平台的粉丝基础,作为产品启动和挖掘用户需求的渠道。做这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研究了海外大量成功的Indie hacker案例后,我发现成功的独立开发者往往都有不错的粉丝基础,比如Levelsio在推特上有接近35万粉丝。另外一方面由于当前AI产品差异化有限,存在大量同质化的产品,有一个好的粉丝基础可以让你更快实现产品启动和迭代,比较好的例子有上文提到的PDF.ai,还有SiteGPT和TalkNotes等。
在确定好这一新方向后,我把AI产品冷启动比较好的营销增长渠道做了一个梳理。首先在海外目前比较活跃的AI信息平台是Twitter(X),因此我把Twitter作为首要的流量基础平台。此外Product Hunt是海外众多产品发布和获取早期流量的重要渠道,并且有着很成熟的积分体系,从铜牌、银牌再到最高级的金牌;另外则是上面提到过的这一轮AI产品井喷带来的新渠道——导航站。在此之前产品导航站其实也有很多,但因为新的AI产品品类的出现,使得针对AI新产品的细分导航站也得到了很大的流量红利,比较出名的有Futurepedia、Futuretools和Theresanaiforthat等站点。
在确定好海外的三个基础流量渠道后,我从8月份开始着重投入精力做这三个平台的运营,目前也有了一些初步的Milestones。首先是X粉丝突破了10000(英文账号,以Indie Hacker作为人设,分享AI相关的产品和内容信息),Product Hunt拿到了最高等级的金牌,并在社区有了比较好的曝光,跟几个活跃的KOL都建立了不错的connection。此外AI导航站的UV也快接近9万了。
而且这三个平台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导流的,比如我在X上的粉丝很多都来自导航站,因为导航站里放上了X的链接,而我在Product Hunt上Launch了我的导航站,帮助我解决了早期导航站冷启动的问题,因为Product Hunt众多的产品开发者就是导航站最好的目标用户。而随着X和Product Hunt粉丝数的增加,反过来又促进更多用户访问导航站,比如可以通过提供免费发宣传推文或者投票的方式,吸引更多开发者提交产品到导航站,从而实现三者互相促进,共同增长的飞轮。我做这三个平台的核心就是要构建起海外Indie Hacker这一批Maker的Community,因为整个海外社区互助氛围是特别好的,大家都很乐于互相推荐,这也是我个人觉得新一代出海区别于传统App时代纯流量和广告打法的不同。只有真正融入到海外这个活跃的创业生态圈中,才能真正做好海外市场。更多海外营销增长的技巧和经验分享,我会放在第三部分详细讲。
在第二部分的最后,来说说我的下一步计划。就像我在上文第二点总结的那样,我认为在当下很多AI产品虽然面临双重夹击,同时受制于当下底层模型的能力限制,在实际落地生产中还没有真正诞生出巨头级别的AI-Native的应用。但对于很多细分市场的AI+SaaS工具已经可以实现不错的营收和增长了,因此我希望发挥自己在营销增长方面的资源和能力,在接下去能够帮助国内更多AI产品实现这一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我目前都有现成的营销流量渠道资源,以及根据产品Go-To-Market不同阶段的需要,制定对应策略并执行落地,帮助他们实现持续增长与营收。
在9月底,我和公众号有新的Tim以及博主Kyle一块搞了免费的Magineer孵化营,教大家如何用“Build In Public(还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之前的文章《出海会用到的爆款增长方式:#buildinpublic》”的方法,通过内容营销的方式低成本获客。目前该孵化营第一期正在进行中(总计报名 88 人,筛选通过 31 人),第二期还没有开始报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这篇文章《Magineer: 在 AI 时代利用内容营销成为超级个体 (Indie Hacker)》,关注公众号,等待报名信息。
而我自己本人计划接触更多在做AI方向创业的团队,选定3家左右进行合作,第一步计划以三个月为周期,兼职加入帮助他们做产品营销增长,三个月后看是能够全职加入,亦或是开启下一期新的三个月计划。接下去我会分点来讲讲我的大概经历和做事风格,我可以做的事情,期待的合作者画像以及合作方式。
关于我:
我自己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在海外上学,虽然专业是计算机,但从大二就一直创业,做得事情更偏产品和市场营销。我这人好奇心很重,喜欢折腾,自我评价学习能力不错,做事风格是目标结果导向。
我可以做的事情:
现有的国内外流量资源,国内公众号(视频号)10万+的粉丝,微信社群+朋友圈的1万+私域以及接近1.5万的小红书粉丝和3000的即刻粉丝,基本上涵盖了国内最前沿的AI用户、创业者和投资人群体。海外的话是上面提到的X上的1万+粉丝、Product Hunt金牌账号和导航站,这些现有的流量资源基本直接可以解决早期冷启动和产品验证,找到第一批用户等问题,并且也可以塑造不错的品牌形象,对融资和未来发展都有帮助。
我自己之前有海外创业经验,这一轮生成式AI出海也是从Day 1开始入局自己做新的AI产品出海,因此在产品营销增长上也可以发挥我的技能帮助,无论是SEO、不同社交媒体(X/Youtube/TikTok/Reddit等)的Content Marketing、还是裂变、Affiliate以及Product Hunt冲榜等都有相应的经验,我可以根据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GTM策略,配合团队执行落地,目标结果导向。
我自己做自媒体需要第一时间挖掘各种新产品,加上平时做出海也需要实际用到大量的AI或者SaaS产品,因此我对海外市场上的AI和各类SaaS都非常熟悉。一方面我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并分析海外竞品相关的情况,打磨完善产品本身,使得产品更加具备竞争力,另外一方面,既然做出海,肯定是要融入到海外生态的,海外生态会需要用到大量工具,海外很少像国内用一个All-in-one大而全的SaaS,或者全部自研。特别是AI时代,海外有大量的工具可以帮助你节省时间精力和成本,同时通过互相集成给你带来客户。但因为生态繁荣,工具太多了,同类型的产品甚至特别细分领域的产品都很多,我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合适的工具栈,比如什么样的AI视频剪辑工具性价比最高,什么样的AI SEO工具效果最好,什么无代码工具可以快速搭建Landing Page并开始搜集Waitlist,什么样的工具可以通过关键词从Reddit无数帖子中找到精准用户等等。
我自己有多年创业经验,同时这一年来由于做科技类自媒体加上自己创业,聊了差不多100位左右投资人,所以如果是初次创业的团队,我也可以提供一些公司搭建、招聘和融资上的帮助。
如果你是有全栈能力的独立开发者个体,我可以做你的合伙人,直接帮你在我渠道推广或者我找一些小需求,你快速开发落地,直接变现。
期待合作者画像:
首先说明一下,我比较擅长的是生产力工具、教育和SaaS类的PLG(产品驱动增长)型产品的营销增长,对于C端娱乐类或者偏大B的SLG(销售驱动增长)型产品可能不大合适。
有融资的AI初创公司,产品还没上线或者刚上线,需要有人帮助做GTM,找PMF
有融资在国内原来做SaaS的公司,目前准备转型做海外市场,并加上AI能力
全栈能力的独立开发者,有技术能力,想出海赚钱
合作方式:
以三个月为周期,外部兼职的方式参与,我平时base在杭州,可以线下或者线上混合的方式参与工作。由于精力有限,所以一期可能只能合作3家左右公司或个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微信】,添加我微信后进行沟通。
我计划在这个月月底,根据沟通的结果,综合考虑产品本身,团队契合度、报酬等因素筛选出合作的公司或者个体。
在三个月结束后,可以根据合作的情况讨论下一步的方案,我做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不错的机会,然后ALL-IN,无论是我自己跟人合伙创业,还是加入一家公司。
03.
出海经验技巧(免费精简版)
Product Hunt
首先来说说Product Hunt,做出海产品一定离不开的一个平台,已经有着10年的历史了。我在去年9月份写过一篇《一文讲透Product Hunt产品冷启动》的文章,里面有很多关于Product Hunt的基础知识点,大家可以看一看,在这里我就不重复讲了。不过这一年Product Hunt的规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为了给每个产品都有相应的曝光机会,发布后的前4小时,主页顺序是打乱的,所有票数和排名都不显示。
为什么说这是每一位出海者离不开的平台呢,因为这个平台自带不错的流量,另外整个社区氛围非常好,大家会很真诚地给出赞美和建议。此外,Product Hunt排行榜的规则体系,如果能够拿到不错的排名,可以带来很好的品牌影响力与背书。此外,Product Hunt带来的流量影响是持续的,据我所知海外很多的Newsletter、Twitter、TikTok和LinkedIn等平台上的KOL都会从中找内容素材,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因此你在拿到好名次后,Product Hunt可以给你带来后续的二次、三次甚至多次传播的流量。
1. 准备在Product Hunt发布产品,建议至少需要提前三周准备好相关的素材物料,在缩略图的选择上建议可以用GIF动图,更加吸引人。记得要提前在Product Hunt上点击Submit提交产品信息,然后Schedule具体的发布日期,发布时间上则是选择默认的12:01 AM PDT,这个时间很重要,有时候晚发布几分钟,你的产品就不一定能进入当天的首页(Featured),而只能是(Posted),如果你产品在当天没有Featured,无论后续投票再怎么多,都不会有排名。
2. 在Product Hunt发布产品,主要目标一般会有两个,一是排名,二是流量。两者是相关联的,排名越高,流量自然也越大,一般来说当日第一名的产品会有5000左右的访问,之后每降一个名次,流量降低500左右。但从一周的时间维度看,不同时间发布,面临的竞争和流量也是不同的。如下图是Product Hunt 10月份以来前三周每天前5名的票数情况统计,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周二三四的票数是远超周五六日。因此,如果你想要一个好的名次,来做品牌宣传和背书,你可以选择周六去发布,相对来说竞争压力会小一点,但带给你的产品流量可能不大。如果你想要更多的流量,而不是刻意追求排名的话,可以选择流量最大的周二或者周三去发布产品,可能排名在Top10,但带来的流量已经超过周末的Top5了。
3. 要用好Product Hunt的banner功能,填写好后产品信息,并Schedule发布日期后,在“My products & luanches”里面会出现一个创建banner的选项,这个banner就是产品的简单落地页,只需要上传一张图和填写一段话即可提交。等待官方审核通过后,当你在每日新发布产品下评论或者社区回帖时,在你的名字旁边就会出现“Launching soon!”的标签,当其他人悬停鼠标在这个标签上的时候就会出现banner的页面小窗口,只要用户点击Notify me这个按钮,Product Hunt就会在发布的当天通过站内信和邮件的方式提醒他。此外在临近Schedule发布的前几天,你的banner还会直接出现在首页的Coming soon栏目里,带来更多的曝光。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第一点里就提到了一定要提前填好信息并Schedule产品的发布。你可以比别人提前很久来积累关注,并且在发布当天前几个小时收获比别人更多的点赞和评论。
4. 接上一条,我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是在4小时出现排名之后,往往排名靠前的产品,就可以一直保持领先的优势,因为后续投票的人群会有惯性投票,这些人群为什么会惯性投票呢?......(更多内容见付费)
5. 继续第3条讲的,Launching soon!的标签会出现在你的评论和社区发言里,因此在有bannner后建议多在社区发言,参与产品的评论,一方面可以增加曝光几率,另外一方面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在你产品发布当天来帮助你。在Product Hunt社区混久了其实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很小的圈子,比较活跃的大佬就是那几个,而且都挺乐于助人的,我跟很多Product Hunt的金牌大佬关系都还不错。
6. 在发布的当天,可以在Product Hunt社区也发一个帖子,总结一下自己这段时间做的准备工作,并说今天自己的产品终于发布了,介绍一下自己的产品,最后邀请大家给出feedback。这里有个小技巧是可以在帖子标题里带上......(更多内容见付费)
7. 继续上一条结尾的投票权重问题,Product Hunt算法会根据积分、streak以及平时的活跃度等等来分配投票的权重,而不是完全看票数决定排名。细心的朋友看之前的10月份每天Top 5的排行榜应该可以发现,有的票数明明更多,但排名却在后面,这就可能是这个产品投票用户质量不佳导致的。因此这里也有一点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去找刷票刷评论的这种服务,也不要让大量的人注册新账号来帮你投票,这是完全没有用的,甚至会取消你的排名。目前刷票刷评论服务很多,而且在你发布产品当天,很多人就会通过产品官网找到你的邮箱,发邮件问你需不需要票数,包你多少排名等,这种都是不可取的,他们基本用的都是机器人账号。Product Hunt官方在这方面一直很严格,每天都会有产品被直接踢出榜单,而且就算当天平安无事,后续被查出的话排名也是会被直接取消的。
8. 继续上一条,直接用机器人账号投票刷评论是违规的行为。但你通过社交媒体、邮件或者站内信的方式触达真人,并邀请他们来投票和评论其实是每一个发布者都会做的事情。这里也有一些经验分享,比如......(更多内容见付费)
我组建了一个Product Hunt信息分享群,群内所有成员都是经过审核,有活跃账号的,还有不少金牌大佬,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扫码填表申请入群
9. Product Hunt发布当天建议一定要配合Twitter一块搞营销,有任何新的进展都可以发一条推文来获取更多曝光,并且可以@Product Hunt的官方账号, 运气好的话没准能收获官方的转发。并且你也可以@一些做AI聚合内容的账号,或者通过站内信的方式直接请求帮忙,对于粉丝在几千的AI博主来说,愿意帮忙的概率挺大的。
10. 在发布结束后,如果取得的排名不错,可以在官方社区、产品博客、Twitter以及上述提到的Reddit、Facebook相关的群组上写一些干货内容,讲讲自己为什么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经验等。类似的内容还是可以拿到不少流量的,也可以为你的产品增加二次曝光,并且有机会进一步被更多KOL拿来二次曝光。
SEO
SEO基本上是每个出海者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特别是从中长期来看,SEO的好坏决定了你长期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有机流量。我个人理解本质上SEO要做的就是让你产出的内容更加符合搜索引擎算法的收录偏好,很多SEO教程本质上就是把大家总结出的规律告诉你,你只需要持续产出符合对应规律的内容,就可以获得持续的流量。由于类似的细节很多,教程也很多,本文对于SEO的基础知识和规则就不再展开了,这里就讲讲我提炼出的一些经验技巧。
1. SEO很重要,而且并不难做,特别是在当下有大量的AI SEO工具(我的导航站里SEO品类的工具占比是最高的),很多时候你已经不需要去考虑内容要怎么写的问题了,有不少AI工具已经可以自动把文章格式,配图以及内外链给做好,你只需要做好关键词挖掘,把关键词给到工具即可自动生成。
2. 做SEO需要有耐心,如果说Product Hunt的发布是可以马上看到效果的,那么做SEO则是恰恰相反,内容被收录、排名都需要时间,因此做SEO看效果建议以三个月为周期,一定要有耐心,并且坚持把数量做上去,特别是对于一个新域名来说,至少要达到......(更多内容见付费)
3. 在关键词的挖掘上我主要用的是Semrush的Keyword Magic Tool,直接输入一些你想到的词,它就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匹配的关键词,你可以通过KD(Keyword Difficulty)数值大小来筛选,数值越小,代表这个词竞争压力越小,越有可能拿到高排名。另外也要注意看不同......(更多内容见付费)
4. 如果你是想系统性学习一下SEO,不需要到处找教程和资料,只需要把Semrush博客里的文章都看一遍就行了,而且Semrush的整个工具集基本上包含了SEO要用到的各种工具,甚至要做Backlink反向链接建设,你也可以通过Semrush一键找出适合的网站以及联系邮箱,一键群发来看看能否添加backlink。如果你想要尽可能增加backlink,可以试试搜集一些数据,然后用图表的形式去呈现,这是最容易被其他博客或者网站引用作为来源的方法。
5. 除了常规的信息类博客文章外,你可以在产品官网加上......(更多内容见付费)
6. 做SEO并不只是做内容文章的排名,有时候做一个......(更多内容见付费)
7. 如果你要找媒体免费曝光品牌,可以到......(更多内容见付费)
8. 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当下很多免费的AI导航站,可以把你的产品在每个导航站都提交一遍,这些都可以帮助你提升权重,也会带来更多的曝光。
9. 还有一个小技巧,在做了一段时间SEO后,你可以在Google Search Console的Performance里找到被收录链接对应的关键词以及排名,找到那些排名在10-20名之间的关键词,把这些关键词在......(更多内容见付费)
X(Twitter)
X在马斯克的运营下是越来越不错了,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来看,基本上生成式AI相关产品以及资讯的首发都在X上,同时这一轮生成式AI有大量的Indie hackers开发者,他们的主力平台也是在X上。包括在之前文章《出海会用到的爆款增长方式:#buildinpublic》里提到的BuildSpace孵化器,以及Build In Public的增长方式,核心平台都是X。因此,做出海AI产品,X一定是一个具有巨大价值,值得长期运营来打造出个人或者品牌IP的平台。
1. 选择做中文账号还是英文账号,当前在X上做中文账号是有红利的,我观察到不少中文账号粉丝都涨得很快,原因跟X的推荐机制有关系。它主要是依据所在地点,设备语言和时区等进行推荐的,而在X上中文类的AI内容比起国内平台来说并不是很卷,所以有很大程度会被推荐曝光。但如果你是想做英文人群的,还是建议一开始就做一个纯英文的账号。
2. 想要做好X运营,粉丝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这里提供一些观察到的参考数据。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产品做到几千粉丝的账号已经是很不错了,1万粉丝以上在AI应用圈子里已经算是大V了。想要实现粉丝数增长,X跟其他所有内容平台一样,一定是离不开内容本身的,持续产出优质的内容。此外在这一波AI浪潮早期,X上也有跟国内平台一样的流量红利,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Rowan Cheung、Ben Tossell和Matt Wolfe这三位KOL,都是在这一轮AI浪潮的早期开始入局,频繁发各种最新的AI产品和资讯,特别是Rowan Cheung,从今年1月份只有1000左右粉丝,仅仅过去四个月到5月份已经有23万的粉丝,但后面跟国内一样流量红利也逐渐没了,目前粉丝数在33万左右。
3. 对于不在流量红利期的内容来说,出爆款的几率就会低一点。在这里我分享一些做AI或者创业类相关账号容易获取流量的内容,比如带上#buildinpublic和#indiehacker的标签,分享自己的产品数据,特别是MRR、ARR这一类跟钱直接相关的数据;还有就是跟小红书类似的清单体内容,比如你一定不能错过的5个AI生成图片应用等;下面这张图(见付费)是50个有用hooks(钩子)的部分节选,把这些钩子作为开头,也是能吸引流量的办法。此外如果你想要持续做好内容,也可以利用一些SaaS工具,比如......(更多内容见付费)
4. 有一个明确的账号定位,针对目标人群持续产出优质的内容,这是做内容平台最佳也是最常规的运营手段。但道理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推荐机制会变,热点话题也会变,内容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同时如果没有赶上特定内容的流量的红利期,就需要你有持续的毅力坚持产出,才能最终收获粉丝数增长。那么在推特运营商,有没有一些快速增长粉丝的办法呢?答案是有的,我自己实测比较有效的策略是......(更多内容见付费)
5. 通过上面这个策略可以让你通过主动运营的方式快速涨粉,但也会有弊端。如果你只是通过上面这个策略涨粉,那么你发内容的曝光量就不会随着粉丝增长而升高,甚至如果你这些粉丝类型比较杂乱,不是你目标人群的粉丝的话,还会影响你的曝光量,这也是为什么在上面特别强调要找跟你同领域的人群去用这个方法。有舍必有得,如果你想快速实现涨粉,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还是比较确定性,而且配合RPA自动化工具后比较省力的方式。那么我们有没有方法来弥补这个弊端,提升推文的曝光量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你有了几千粉丝之后,根据我之前给的参考数据,在AI产品的Twitter圈子里这个粉丝量其实已经算不错了。你可以选择......(更多内容见付费)
6. 要特别注意,以上两个巧妙的方法只适合短期用来快速打基础的,如果长期来看,还是应该回归到你的内容和产品本身,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比如用上文提到过的#buildinpublic的内容策略,定期分享你的产品开发进展和数据情况,跟更多人互动,这点我在前文也提到过,是我认为这一波AI产品出海,跟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出海流量和广告打法最大的不同。只有真正融入到海外的生态圈中,才能做出一款好的产品。基于这一点,我建议除了日常发文之外,如果想要做好运营,还应该花时间多看,泡在上面,了解里面的内容和最新的趋势,多跟其他账号互动,而不是发完内容就不用了。做好以上这些,才可以真正长期让你收获更多粉丝和曝光量。
其他平台:
我把Hacker News、Reddit、Youtube、TikTok、LinkedIn等这些平台的经验心得放在这个板块一起讲。
1. 如果你是做开发者相关的产品,一定要利用好Hacker News这个平台,这个平台机制跟......(更多内容见付费)
2. Reddit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它可以理解成美国版的......(更多内容见付费)
3. 在Reddit上除了内容营销获客外,你也可以通过......(更多内容见付费)
4. Youtube也是一个AI产品获取流量非常好的平台,在Youtube上做产品相关的Demo或者教程视频时,最好可以......(更多内容见付费)
5. 同样作为视频内容平台,TikTok的人群年龄会更低一些,但也更容易......(更多内容见付费)
6. LinkedIn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平台,跟X比较类似,但是会更加严肃真实一些,因为LinkedIn本身定位是一个职场平台,你的......(更多内容见付费)
以上就是我这一年出海经验的分点概括,当然我觉得重要的一点心得还是一定得落地实操才是王道。很多东西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多的细节和可能的坑存在,只有你实际做了,踩了坑,复盘总结了教训,才能熟能生巧。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第二部分讲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希望能够参与到更多产品的出海中,从实战中用结果说话。
对于感兴趣合作的朋友,可以直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微信】,扫描二维码加我好友聊一聊,不过因为精力有限,第一期我个人可能只能选择3家公司或者个体合作,如果这次没有合作上的朋友也欢迎报名参加免费的Magineer孵化营。
03.
出海经验技巧(付费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