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计算赋能创新,第三届智能计算创新论坛成功举行

机器之心发布

机器之心编辑部


新型计算方法的最新发展状况如何?


能够帮助实现智能计算系统的先进技术是怎样的?


如何利用智能方法辅助计算系统设计、调度和理论研究?


怎样推动智能计算软硬件平台在科学研究、产业创新和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0月19日-20日,由之江实验室与Science/AAAS共同主办第三届智能计算创新论坛顺利举行,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摩根大通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Manuela Veloso,中国科学院院士、之江实验室计算材料首席科学家张统一,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Björn W.Schuller等海内外院士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全球智能计算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计算越来越重要,除了电以外,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技术影响到人类生活这么多领域。技术能够把人解放出来做更多更好的事情,激发很多意想不到的想法,推动创新。”之江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说道,“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是一个‘out of box thinking’的时代,大家可以把你的想法从计算机这个盒子里拿出来。今天的论坛让大家能够在之江实验室面对面地讨论计算,探讨计算推动创新的可能,对于之江、对于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时刻。


Manuela Veloso是论坛首个主旨报告人,她专注于研究人工智能、人机共生自治、持续学习系统以及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机器人足球赛、人工智能辅助金融交易决策、数据标准化、人工智能生成PPT文档,Manuela Veloso在报告中用丰富的实际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具备的能力,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新颖的互动方式,以及如何在知识和学习上进行优势互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能会不断学习、执行更多任务,人类则将从事更加复杂的任务,一个人机共处的社会将是最终的发展方向。”Manuela Veloso说道。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数字化的世界之中,这个世界依赖于冯·诺依曼架构下的计算机体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计算机体系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冯·诺依曼架构下,当下的人工智能仅擅长解决有充足数据、完整静态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现有计算机体系将遇到问题。施路平指出,类脑计算(BIC)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最有前途的新技术之一,将为我们提供一条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途径。施路平在报告中介绍了全球类脑计算研究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他指出,融合计算和神经科学驱动的方法是类脑计算发展的最佳途径,同时需要理论、芯片、软件、系统、应用协同发展。



AI for Science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科学研究也是全球关注热点。在主旨报告中,张统一院士介绍了材料信息学和材料GPT的概念,并以铁素体-马氏体钢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行为、铁铬铝钴镍基高熵合金在高温下的氧化行为为案例,详细展示了人工智能软硬件如何让材料科学研究更加精准高效。


“计算机已经可以模拟社交技能,做到‘感同身受’,其他的还会远吗?”Björn W.Schuller在报告中为我们介绍了情感计算的发展现状,对人类情感和音频、视频、文本和生理数据等多模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不同的视角展示了情感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两天时间,围绕人工智能和计算技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Danica Kragic、法国索邦大学教授Sylvain Gigan、复旦大学教授彭鑫、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副教授Cynthia Matuszek、加州圣莫尼卡高级意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Leonardo Christov-Moore、浙江大学长聘副教授高飞、Google DeepMind研究科学家Nicolas Heess,以及来自之江实验室的青年学者魏一雄、陈红阳、马大程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圆桌讨论中,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专家蒋田仔、林峰、吴信东,研究专家玉虓,UCLA教授Aydogan Ozcan针对数字孪生脑、知识图谱、铁电芯片等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Science Robotics编辑Amos Matsiko、Intelligent Computing期刊编辑部执行主编张宏纲带来了两场专业的编辑讲座。



这是之江实验室连续第三年举办智能计算创新论坛,全方位呈现了全球智能计算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进展。“科技发展再一次将计算推到了创新的核心位置,计算+数据+模型已成为新的创新驱动力。”之江实验室总工程师赵志峰表示,在此背景下,之江实验室始终致力于用智能计算赋能科学发现,将高性能计算、密集数据、大模型融为一体,为科学研究构建强大引擎。未来,之江实验室将继续践行开放科学理念,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探索智能计算赋能创新的更多路径。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content@jiqizhixin.com


相关推荐

  • 有了GPT-4之后,机器人把转笔、盘核桃都学会了
  • 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 Java 21 虚拟线程详解
  • 有哪些值得计算机专业学生加入的国企?
  • 聊一聊我眼中的阿里P8、P9及以上人的水平
  • Github Copilot Chat 公测:已可在 Visual Studio 和 VS Code 中使用
  • 极客时间六周年 • 致用户信 | 极客时间
  • 一夜之间,有价无货!英伟达消费级 RTX 4090显卡遭全面下架,最高售价接近4万
  • B 站广州研发工作室解散;外媒曝光苹果中国区丑闻;OpenAI 被曝已叫停新大模型项目 | Q资讯
  • 开源云开发,有时是个苦差事
  • 无敌到寂寞!Redis进军磁盘存储!
  • 性能定位神器:Arthas
  • 浅谈前端出现率高的设计模式
  • private final、@Autowired、@Resource你更喜欢哪个?
  • Vue 已发布 v3.3.6 版本
  • 用 Python 创建词云
  • 为什么 NodeJS 是构建微服务的最佳选择?
  • 周爱民:告前端同学书
  • 万字长文助你搞懂现代网页开发中常见的10种渲染模式
  • 人手一个编程助手!北大最强代码大模型CodeShell-7B开源,性能霸榜,IDE插件全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