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诺亚
语雀是蚂蚁集团旗下的在线文档编辑与协同工具。这个不算太出名的大厂产品最近因突发事故而来到了聚光灯下。
10月23日,有网友发现,语雀突然崩了,一时之间,在线文档、客户端和官网均无法打开。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一故障持续了7个多小时,直到23日晚上10点多才恢复正常。
作为大厂旗下的产品,语雀的故障修复耗时如此之久,不免让人好奇其原因及后续补救方案。昨天晚上9点多,语雀团队发文对此次事件进行了总体复盘。
故障根由:新的运维升级工具BUG
根据官方解释,此次故障的起因是事件当天下午“服务语雀的数据存储运维团队在进行升级操作时,由于新的运维升级工具 bug,导致华东地区生产环境存储服务器被误下线。”
在其影响下,语雀数据服务发生严重故障,造成大面积的服务中断。尽管进行了全力修复,但“受限于恢复方案、数据量级等因素,整体用时较长”。
语雀团队表示,通过这次故障深刻认识到,“语雀作为一款服务千万级客户的文档产品,应该做到更完善的技术风险保障和高可用架构设计,尤其是面向技术变更操作的‘可监控,可灰度,可回滚’的系统化建设和流程审计”。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语雀团队针对性地制定了如下措施:
1、升级硬件版本和机型,实现离线后的快速上线。该措施在本次故障修复中已完成;
2、运维团队加强运维工具的质量保障与测试,杜绝此类运维 bug 再次发生;
3、缩小运维动作灰度范围,增加灰度时间,提前发现 bug;
4、从架构和高可用层面改进服务,为语雀增加存储系统的异地灾备。
不过对于这一回应,也有网友表示不满:“首先,语雀团队在似乎没有做好商业化的准备就已经商业化了。然后,没有售后团队,打电话联系不到人。再者,异地灾备之前竟然没有,无法想象。最后,也可以看出语雀团队灰度的随意性。”
赔偿方案:针对个人用户赠送6个月会员服务
为了致歉并挽回用户信任,语雀团队在事件复盘的同时也提供了面向两类用户的赔偿方案。
针对语雀个人用户,我们赠送 6 个月的会员服务。操作流程:进入工作台“账户设置”,点击左侧“会员信息”,在会员信息页面点击“立即领取”,即可获得赠送服务。
针对语雀空间用户,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会单独制定赔偿方案。请空间管理员留意语雀站内信。
语雀的浮沉:前端大佬主导立项,经历两次生死危机
与钉钉、飞书不同,语雀虽然也是一款文档产品,但强调的是“知识管理”,采用“结构化知识库管理”,形式上类似书籍目录。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质,语雀上每一篇文档都必须属于某一知识库,以期帮助用户建立起知识管理的意识和习惯。但这也注定了语雀的受众面较窄,毕竟有知识管理需求的用户还是偏小众,即使要培养转化也耗时较长。
语雀的创始人玉伯是业内著名的前端技术大佬。2008年加入淘宝后,玉伯先后做出了前端领域很火的框架 SeaJS、KISSY,之后带领团队通过开源做了很多技术产品。
2016年,在蚂蚁体验技术部的创新产品孵化机制中,玉伯团队主导的语雀问世;2018年,语雀正式对公网提供服务;2021年,蚂蚁成立了智能协同事业部,语雀作为重点产品以独立BU运作;2022年,语雀正式推出移动端版本,移动端iOS与Android同步上线。
不过,语雀的成长路径并非一帆风顺,反而经历了两次生死局。
第一次考验发生在2018年,彼时文档产品迎来爆发期,腾讯文档、飞书次第登场,想要抓住风口的阿里同样推出了钉钉文档,而语雀团队将三分之二的人输送给了钉钉。团队人员骤减使语雀前途未卜。
第二次则出现在2020年,集团集中火力,想要合并语雀、钉钉文档等内部文档团队,成立独立的文档事业部,以期形成合力。但是内部意见未统一,所以作罢。
熬过两次生死局后,语雀仍然未能踏上发展的坦途,商业化成为与日俱增的压力。2019年,语雀就开始尝试简单的商业化模式。但对于小团队来说,商业化路径的探索并不容易。就像前文提到的,语雀受众目标较分散,很难第一时间发掘,也需要花时间去转化。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语雀主要还是服务蚂蚁和阿里内部,商业化方面较为单一。
更致命的是,今年4月,语雀的创始人玉伯从蚂蚁离职了。对于大厂内部孵化的创新项目而言,创始人的离开必然会带来一定动荡,给人员组成、资源投入带来大小不一的影响。因此当时就有人猜测,随着玉伯离开,语雀可能要凉。在本次突发事件中,语雀崩了7个多小时,远超人们预估的恢复时间,或许可以折射出个中问题。
此外,这次语雀的故障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假使飞书或者钉钉挂了,你们手头的工作还能正常进行吗,你们公司还能正常运转吗?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WFLLU8R4bmiqv6OGa-QMcw
https://weibo.com/6448460373?refer_flag=1001030103_
https://www.36kr.com/p/2487990260602760
https://www.leiphone.com/category/industrynews/1bzDrJ28F5Pk8nEo.html
——好文推荐——
不要把容器当做宇宙的中心!Docker成立十周年:来自1号员工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