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马云的公开信

马云的公开信,各大媒体都在讨论。也有人在阴谋论肯定Joe和吴妈,否定之前的领导班子。我倒是觉得想多了,前几天的采访视频直面问题,比如缺少对客户价值的敬畏,大公司病。 这封信是公司创始人发声表达支持和勉励。


全文如下:


致改革 致创新


——写在阿里重组一周年


这几天不少人给我发了 Joe 接受采访的视频,有人对我说,这个视频对我们过去错误的坦承,尺度很大:)是的。感谢 Joe 的勇气和担当,有错误不可怕,没有人不犯错,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

过去 25 年阿里人造就了很多次成功,有过很多创新和领先;但这 25 年我们也经历了无数次犯错,未来 77 年也还会一路犯错。坦然面对问题,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要负责任地寻找未来之路。不埋怨过去,不抱怨别人,时代变了,我们必须跟上时代,不仅仅要勇于承认并及时纠正昨天的问题,更是要面向未来而改革,这正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原因。


去年我在内网写过:阿里会改,阿里会变。过去一年,蔡崇信和吴泳铭用令人钦佩的勇气和智慧,带领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着眼于未来的变革。


这一年最核心的变化,不是去追赶 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我们向大公司病开刀,从一个决策缓慢的组织重新回到效率至上、市场至上,重新让公司变得简单和敏捷。新的管理层直面问题、直面未来,相信年轻人,对年轻团队充分授权,对于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做出了果断清晰的取舍。我们的理想主义情怀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永远不会改变,但是过去一年,新的管理层做出了种种改变,不仅是突破昨日固化的战略,更是打造未来的阿里。


一直以来,从 B2B 到淘宝,到支付宝,再到阿里云,我们的创新从来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是努力让自己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活下去;我们的创新不是为了改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我们的创新也从来不是为了超越对手,而是追赶未来。创新不是为了赶时髦,它是对你真正的生存能力的考验。它要求你从内心颠覆认知,永远挑战自己,不断地做别人不敢做,别人不想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面临这个技术巨大变革的时代,三、五年的时间跨度对于互联网领域而言,犹如一个世纪之久,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三年后的电商肯定不是今天最热门的电商…重要的不是今天要赶上谁,而是想一想明天的电商应该如何提升消费体验.AI时代刚刚到来,一切才刚开始,我们正当其时!


这一年,在内外众多怀疑、各种压力中,我看到了一个坚强勇敢的阿里团队在诞生。谈改革谈创新,最怕的是把改革和创新变成了口号。改革和创新是痛苦的,因为改革要付出代价,创新是要一步步和自己磨出来的。组织的改变和重组涉及到每一位员工,谢谢所有阿里人这一年的付出和担当,谢谢你们及家人在不断的变化甚至IPO与否的决策变化中依然选择相信、选择坚持。向你们致敬,正是你们的坚持,让阿里重新回到健康成长的轨道。


改革和创新之路从来不会学声相伴,因为改的是我们最喜欢的坏习惯,革的是既得利益.路很长,但一起走不会孤单。未来,我们需要更加积极,更加主动迅速的改变自己,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才能建立起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阿里。


加油,阿里巴巴!

风清扬
2024.4.10


昨天笔者也谈到,大公司病非阿里独有,这家企业已经25年的发展。京东刘强东去年底也谈到重新追求低价优质,包括处于跟随而不是创新。前一阵字节CEO也提到了组织效率问题。


字节方面曾谈到一个内部系统的简单需求,拉了一堆人,一开始评估要1000人天,也就是1个人要做1000天,深入追问之后发现,其实是有些人理解错误,最终发现只需要1个人做15天就可以完成 。而一位员工离职加入创业公司后,告诉认识的同事,他在创业公司,1个月干了字节6个月的活。


前一阵我突然想到了一家百年老店的不容易,顺势而为,多次转型。曾经打卡机业务曾经是IBM的现金流来源,但小沃森还是认为计算机才是未来发展方向,勇敢地宣布要进行自我颠覆,进入到电子时代。


阿里肯定还是一家足够优秀的公司,但前些年阿里的确有一些迷失,从马云和一众高管的表态中就能看出端倪。

比如:“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跟美团的竞争是6楼打2楼”等等。

这些来源于马云和高管的公开发言,往往你能看出对竞争对手的藐视和人性的藐视。

唯独看不见用户。


笔者昨天也谈如何解决大公司病的一些小方子。

1、组织活力和组织反思,华为有蓝军组织,阿里京东都有内网。阿里是允许实名发帖且不删帖的。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组织其实不是不犯错,而是自动纠错的能力有多强。支持争鸣,可能反而是健康度的表现。大公司病的一种症状,就是对上忽悠,对下压制。没有其他意见,比如内网还是有些不同建议,HR不是闻过则喜,反而思考为啥“这部分人要提出问题”, 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问题。我党的优秀传统之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公司病则反之,批评他人和下属常有,自我标榜不少,从不自我批评。2、灵动的组织。经常听说组织盘点,研发效能评估。研发效能团队几百人,评估半天,也没解决问题。其实很简单,对外评估就是投入型的摸索业务,还是财务收入性业务。财务收入性的评估GMV,评估人均财务收入贡献,你可以看到飞书的人均贡献就不太高。如果是投入型摸索业务,按照时间评估就行了,投入多大,能撑多久。我们看到很多组织盘点,几个月下来,也没有啥决策。因为大部分中层都在讲自己的故事,缺乏自上而下的执行力。3、关于客户价值要再具体分析,比如对于服务的履约,对于退货的处理。pdd的仅退货完全倒向了用户而一定程度牺牲商户利益,但获得用户的支持。很开心看到马云的公开信重新有了用户视角:“这一年最核心的变化,不是去追赶 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

这昭示着阿里即将到来的剧变。欢迎订阅右军墨问专栏:

相关推荐

  • 看完就懂的Hybrid框架设计方案
  • 超火前端工具库 Radash,声称要取代 Lodash
  • 通过 atexit 模块让 Python 实现 Golang 的 defer 功能
  • 阿里P9的一些思考
  • 面试官:说一下Redis中有哪些阻塞点以及如何解决?
  • 面试官: 美团外卖的分库分表怎么设计?
  • 22年北京买房子430万,首付190,月供17000,今年房子320万,亏了110,基本这几年白干,压根不敢离职,啥工作都得干。
  • 大模型做时序预测也很强!华人团队激活LLM新能力,超越一众传统模型实现SOTA
  • “梗王”大模型,靠讲笑话登上CVPR | 中山大学
  • 刚刚,图灵奖揭晓!史上首位数学和计算机最高奖“双料王”出现了
  • 中国最fashion的AIGC应用都在这里了 | 中国AIGC产业峰会
  • 评测通知 | NLPCC2024评测任务:大语言模型监管
  • AI Agent 应该更有趣还是更有用?
  • 华盛顿大学撰文反驳微软,我们无法删除大模型关于哈利波特的记忆
  • [开源]一个微前端架构系统,可能是你见过最完善的微前端解决方案
  • 聊聊微服务中的 BFF 架构
  • 还不会免费将PDF转为Word?你可以试试这3种工具!
  • 春天,关于人生发展的 24 条心得
  • 微软前全球副总裁入局AGI:左手效率神器、右手AI开放世界,实测好用!
  • 对话国产“算力黑马”:27亿元大单背后,英博数科周韡韡的AGI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