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能力超博士,OpenAI发布最强模型o1

昨天凌晨,OpenAI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他们发布了一款全新的AI模型o1,该模型在性能上远超以往的GPT系列。

告别GPT,开启新纪元

OpenAI选择将新模型命名为"o1",而不是继续使用GPT系列的名称。"o1"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和范式。它不再局限于语言生成,而是在推理能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简单来说,如果说GPT系列像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学生,那么o1就更像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哲学家。

惊人的性能提升

那么,o1到底有多厉害呢?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具体的数据:

  •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的资格考试中,GPT-4只解决了13%的问题,而o1模型竟然解决了83%的问题!这简直就是从"及格边缘"一跃成为"班级前三"啊!


  • 在编程方面,o1在Codeforces比赛中的表现超过了89%的选手。这意味着,它已经能够与大多数专业程序员一较高下了。


  •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博士级科学问题(GPQA Diamond)上,o1达到了78%的正确率,远超GPT-4的56.1%,甚至超过了人类专家的69.7%!


这些数据无不显示,o1在解决复杂问题和进行深度推理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人类专家的水平。

思考方式的革命

o1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的"思考"方式。与早期版本不同,o1模型在作出回答之前会像人类一样"深思熟虑",用时约10-20秒,产生一个长长的内部思路链,并能够尝试不同的策略并识别自身的错误。

这让我想到了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有两个系统:系统1是快速、直觉性的;系统2则是慢速、理性的。如果用这个理论来类比,我们可以说GPT系列更像是系统1,而o1则更接近系统2。

使用o1的最佳实践

根据OpenAI的建议,使用o1时应该:

  • 保持提示简单直接,无需复杂的指导。

  • 避免使用思路链提示,因为o1会自动进行内部推理。

  • 使用分隔符来提高输入的清晰度。

  • 在使用检索增强生成(RAG)时,仅提供最相关的信息。


这些建议体现了o1的高度智能和自主推理能力,使用起来将会更加简单直接。

o1的局限性

尽管o1表现出色,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 速度较慢:由于需要进行深度思考,o1的响应时间比GPT系列长。

  • 使用成本高:目前o1的使用费用相当昂贵,即使开通了每月20美元的会员,使用次数也有严格限制。

  • 世界知识可能有限:特别是o1-mini版本,虽然推理能力强,但在广泛的世界知识方面可能不如完整版本。


对未来的思考

o1的出现无疑是AI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展示了AI在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巨大进步,更预示着AI可能在更多领域超越人类专家水平。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相关推荐

  • 来啦,传说中的 新模型终于来了,OpenAI o1 登场
  • 爆了!又一款高性能、无侵入的 Java 性能监控神器!
  • LLM 新范式:OpenAI o1,self-play RL 和 AGI 下半场
  • 面向软件工程的AI智能体最新进展,复旦、南洋理工、UIUC联合发布全面综述
  • 李彦宏内部讲话流出:曝大模型「刷榜」潜规则,谈三大认知误区
  • 简单测了一下 OpenAI o1-preview 。。。
  • [开源]企业级AI+微服务架构的快速开发平台,毫无保留可免费使用
  • Kaggle 赛题解析:Eedi 多项选择理解
  • 北京/新加坡内推 | 昆仑2050研究院颜水成团队招聘大模型研究实习生
  • ACL 2024 | 文本表示新SOTA!微软用大模型及其生成数据优化Text Embedding
  • 生成-理解大一统:一文浅谈多模态大模型最新研究进展
  • ChatGPT付费用户数突破1100万,每月创收2亿美元,OpenAI依然血亏
  • 国产最大MoE开源模型发布!腾讯AI Lab创始人带队,已融2亿美元
  • 太能写了!体验完夸克CueMe智能助手,我想说其他AI写作工具可以弃了
  • 解锁双车道 !!! 你还说485不能全双工 ???
  • 18K Star 超级编辑器 !!! 别再羡慕别人的IDE了
  • Cursor 完全使用教程
  • Spring Boot集成Akka Stream快速入门Demo
  • Pytorch 常用损失函数拆解
  • 苹果为什么不敢对 12306 买票抽成 30% ?